查看原文
其他

《史记·扁鹊仓公列传》正义“员光之身”校诠

真大成 ZJU古典文献学专业 2024-03-13


《史记·扁鹊仓公列传》正义“员光之身”校诠

真大成


《史记·扁鹊仓公列传》卷末张守节正义:

心重十二两,中有七孔,三毛,盛精汁三合,主藏神。


原注:

心,纤也,所识纤微也。其神九,太尉公名曰绛宫,太始、南极老人、员光之身,其从官三千六百人。又为帝王,身之王也。


对于这段话,张文虎《舒艺室续笔》说:“(《扁鹊仓公列传》)篇末附录《正义》八百余字,不著所从出,盖亦杂采《难经》《灵枢》之文。”今按张说是。“心重十二两”一段见今本《难经》第四十二难,“心,纤也”一段乃唐杨玄操《难经》注,见《难经集注》卷四所引。


上引文中“员光之身”,《难经集注》所引杨注作“元先之身”。“员光”“元先”孰正孰误,似当一辨。


“绛宫”“太始”“南极老人”云云均道家常语,据此“员光/元先”亦当出自道典。考《云笈七签》卷八引《老子中经上》“第八神仙”条:

经曰:泥丸君者,脑神也,乃生于脑,肾根心精之元也。华盖乡蓬莱里南极老人泥丸君也,字元先[1]。衣五色珠衣,长九分,正在兆头上脑中,出见于脑户目前。思之长九分,亦长三寸。兆见之言曰:南极老人使某甲长生,东西南北,入地上天,终不死坏迷惑。上某甲生籍,侍于道君,与天地无极。


又“第二十二神仙”条:

经曰:头发神七人,七星精也,神字禄之。两目神六人,日月精也,左目字英明,右目字玄光。头上神三人,东王父也。脑户中神三人,泥丸君也。眉间神三人,南极老人元光,天灵君也。


又“第二十三神仙”条:

经曰:肺神八人,大和君也,名曰玉真宫尚书府也,其从官三千六百人,乘白云气之车,骖驾白虎,或乘白龙。心神九人,太尉公也,名曰绛宫太始南极老人元光也,其从官三千六百人,乘赤云气之车,朱雀为盖,丹虵为柄,骖驾朱雀,或乘赤龙。


前后条“先”“光”歧出。


今本《老子中经》的成书年代众说纷纭,新近郜同麟《老子中经新探》认为今本当出刘宋以后,其中“神真名讳、修炼方法都大量因袭前世道经”。比《老子中经》稍早的上清经中已经出现了“元先”,略举数例:


《上清大洞真经》卷二《上元大素三元君道经》:

谨请泥丸天帝君上一赤子玄凝天,字三元先。


《皇天上清金阙帝君灵书紫文上经》:

三元宫所在,其上元宫,泥丸中也,其神赤子,字三元先,一名帝卿。


《洞真太上京灵洞元大有妙经》:

泥丸天帝上一赤子,讳玄凝天,字三元先,一名伯无上,一名伯史华,位为泥丸天帝君,治在上一宫。


《太上洞玄灵宝五符序》卷上:

脑户中神南极君,字元先。


《洞神八帝妙精经》:

头上上元神,字元先。


《老子中经》所载当前有所承;其中“元先”“元光”歧出,当因“先”“光”形近讹混所致,其他道书也存在这种情况,《上清大洞真经》:“泥丸洞元光,运珠正绛宫。”《大洞玉经》卷上《真阳元老玄一君道经》:“泥丸上一天帝君,名赤子玄凝天,字三元光,一名伯无上,一名伯史原。”则作“(三)元光”。


考道书之文,揆构词之意,“元光”当作“元先”。“先”有“始”“本”“祖”之义,可与“元”并称复举,道典可见其例:


《太上洞玄灵宝飞行三界通微内思妙经》:“思念心中有日,日中有玄盖,盖下有三人,左为太初元先,右为太乙南极元阳,中为赤子小童。”


《西升经集注》引徐道邈注:“真一,一之至极,常德,德之至贵,乃精神之根本,道气之元先,故精神臣伏,万气归宗也。”


《墉城集仙录》卷三《云华夫人》:“盖二气之祖宗,阴阳之原本,仙真之主宰,造化之元先。”


又考《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四注》卷二《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》“元始洞玄,灵宝本章”南齐严东注:“元,先也。先天而生,故曰先也。”《元始天尊说太古经注》:“元者,气之先也。”故“元先”为道书复语亦为自然之事。


据此,“元先”连文,犹言元始;“光”乃“先”之形讹。


据道书所述,“三元先”“元先”乃道门神祇,但究竟为何神,记载错杂,或为脑神,或为眉间神,或为心神。道书出于多门,言人人殊,不足为奇。


综而言之,《史记·扁鹊仓公列传》张守节正义所引杨玄操《难经》注“心,纤也,所识纤微也。其神九,太尉公名曰绛宫,太始、南极老人、员光之身,其从官三千六百人。又为帝王,身之王也”,史源应该就是《老子中经》或与《中经》具有密切关系的某部文献。《史记》修订本“太尉公名曰绛宫,太始、南极老人、员光之身”一句,可议者有三:


一曰“光”应作“先”,“员”通“元”[2]。


一曰“身之王”之“王”当据杨玄操《难经》注校作“主”[3]。


一曰“太尉公名曰绛宫,太始、南极老人、员光之身”当点作“太尉公,名曰绛宫,太始南极老人员光之身”[4]。


要之,此段《正义》注文当校点作:

心,纤也,所识纤微也。其神九,太尉公,名曰绛宫,太始南极老人员先之身,其从官三千六百人。又为帝王,身之主也。


注释

[1] 点校本《云笈七签》以为“先”乃“光”之误,恐非是,详下。


[2] “员”通“元”,参看冯其庸、邓安生《通假字汇释》,北京大学出版社,2006年,第218页。


[3] 《太上老君内观经》:“心者,……一身之主。”


[4] 《太上洞玄灵宝五符序》卷上“心为太尉公”。《修真十书·黄庭内景五藏六府图·心藏图》:“心者,……亦号太尉公。”《元始元量度人上品妙经四注》“泥丸绛宫”南齐严东注:“绛宫,心也。”


本文原载《文史》2022年第4期

期刊发表时,文章内容略有删减

据真大成老师分享的word未删减版推送

作者 | 真大成

编辑 | 陈福兴

审核 | 边田钢

往期回顾

专业活动 | “中华古籍保护文化志愿服务行动——浙江径山行”顺利举行

书讯丨王云路教授主编《汉语词汇核心义》出版

转载 | 近十余年从语言角度考辨可疑佛经成果的回顾与展望
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